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五十章忽悠,接着忽悠(上)(3 / 3)

作品:《长歌当宋

“经济之学离不开市场,市场之繁荣便是一国经济之繁荣,有了经济才有民生,有了民生百姓自然安定,百姓安定便能劳作生产,如此良性以成循环,国力便愈发强盛。这便是经济之道的作用。”

叶安的话听起来绝对是正确的,但这只是大道理,真正的经济运行有着特殊的规律,几百年是千年后的人们也只是初探门襟而已。

不过对付这个时代认知的古人已经足够了,耶律翰提问大感兴趣,他认为叶安这种年轻人最易热血,一旦上头了便会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拿出来详细讨论,毫无避讳。

随即开口道:“那为何历朝历代总是重农抑商,长生所言之经济最需要的便是商人吧?”

叶安微微一顿,挑着眉毛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罢了。”

“哦?!”叶安的观点让耶律翰大感惊讶,好奇的问到:“愿闻其详。”

边上的曹仪却是毫不在意,叶安是大宋的开国侯,要为普惠商号赚钱,绝不会做出通晓外敌之事。

“有人说商贾不事生产,只是将要货物从一处运到另一处便能从中赚取差价,实属不义之财,此大谬也!”叶安缓缓起身,作为一个商场上的“老猎手”他知道该如何下套。

果然听了叶安的话耶律翰的表情变得郑重起来,亲自为叶安斟茶。

此时的叶安也没有谦让,端起茶杯饮了一口道:“商贾不事生产但却将货物从一地运输到另一地,为百姓提供所需,其间他们雇人搬用,雇人赶车自然也就要付给这些人钱财,等同于养活了这些人,但也是商人的成本,这些成本难道不算商人的花费?最重要的是,有了商人,一地百姓生产出的多余商品才能有销路,才能换取钱财,商品从一处流通到另一处,商人是从中赚取了差价,一处百姓得到了钱财,另一处百姓得到了所需,这难道是坏事?在商品买卖的过程中国家还得到了税收……此时景山先生还觉得商人有什么不妥吗?”

耶律翰已经被叶安的这套商人理论给忽悠瘸了,人的认知一般都是停留在当下的时代,极少有人能超脱这个时代去看待所有事物,所以叶安对商人的理论完美的说服了他,让他对此深信不疑,认为自己找到了大宋繁荣发达的秘密。

/72/7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