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贾珩:全军带孝,再征西北(3 / 4)

作品:《红楼之挽天倾

庞师立面颊激动,大声应诺。

待诸将各自领了军令,贾珩沉声说道:“本帅自领一万五千骑军连同蒙古精骑,随后赶赴西宁。”

随着一条条的军令,京营如同一架高速运行的机器,无情地运转起来。

而关于察哈尔蒙古的兵马,贾珩将在晚一些去宴请察哈尔蒙古可汗额哲。

待分派了诸将的进兵队伍,贾珩转眸看向不远处面容振奋,心神不知何处的魏王陈然,道:“魏王殿下,军需粮秣原本西宁府有一些还未用完,此外户部也至少要准备一个月的粮秣,供应骑军。”

魏王陈然慨然而应道:“子钰放心,我已经派幕僚筹办此事,不知我可否随军前往西宁?”

这时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可以接触到堪称京营骁果的骑军,并与子钰共事。

贾珩凝眸看向魏王陈然,温声说道:“王爷今为军需官,押运粮秣,自然也要随军从征。”

这次骑军是征战主力,等到了西宁以后再让金铉拿出家底,这次要趁着固始汗远征藏地,彻底解决青海诸部的问题。

崇平十六年七月下旬,汉廷的二征西北拉开轰轰烈烈的帷幕。

相比第一次征西,这一次全军缟素的京营骑军,颇有几许哀兵之意,这是一场复仇之战。

……

……

却说另一边儿,南安太妃被一众锦衣府卫叉将出去,跌跌撞撞刚刚站稳,一张白净面皮又青又红,身躯气的浑身哆嗦不停。

在过往几十年的日子里,到哪里不是被奉为座上宾?这样却被不体面地叉出去,生平从来没有这般羞辱!

南安王妃罗氏道:“太妃,不能就这般算了。”

柳芳之母孙氏,面色微变,低声道:“太妃,咱们去长乐宫找太后告他们贾家一状。”

南安太妃皱了皱眉,摆了摆手,说道:“不可再去了。”

先前宫里天子吐血晕厥之时,太后娘娘已经劈头盖脸地训斥她一顿,她这个时候过去,也是自找没趣。

石光珠之母郭氏道:“那诰命夫人的尊位……”

而锦衣府卫已经去了宫中,禀告贾珩所请。

南安太妃脸色难看,心头也有一些忧惧,急声说道:“老身太妃的封号是太上皇所封,他们凭什么褫夺老身的封号?别搭理那黄口小儿,他不过是吓唬人的。”

因为此刻的南安太妃真的感觉到一股可能,再怎么说,严烨吃了一场大败仗,将天子气的吐血晕厥。

先前之所以各种蹦跶,一是欺贾家荣国府老弱在府,二是崇平帝雷霆迟迟未落,而只有冯太后的怒火。

郭氏迟疑说道:“那我们家的诰命夫人。”

南安太妃梗着脖子,说道:“老身去请丹书铁券,向宫里求见太上皇。”

南安家自太祖朝定鼎之功,至太宗朝更有拓边逐虏之功,在隆治一朝更是立下不少擎天保驾之功,岂能让小儿给祸害了?

却不等两人说话,南安太妃在罗氏的搀扶下,唤上嬷嬷,先一步登上马车,八宝簪缨马车车轮辚辚转动,没有多久,就消失在宁荣街的尽头。

方才实在是太过丢人现眼,哪怕多留一刻钟,都觉得浑身难受。

只留下柳芳之母孙氏以及石光珠之母郭氏,两人面面相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不少焦虑。

“咱们先去侯家商量商量。”郭氏道。

在四王八公之中,其中以齐国公陈家最惨,现在已经挂起了一道道白幡,开始遥祭已经阵亡西北的陈瑞文。

而侯孝康与马尚两人皆是已经逃至西宁,倒是并无大碍。

修国公,侯府,后宅厅堂之中,侯孝康之母胡氏一身暗红颜色的缎面裙裳,云堆翠髻,此刻正在府中长吁短叹,低声道:“外间是怎么个消息?孝康现在是生是死?”

儿媳妇儿卢氏哀声说道:“已经派人去兵部问过了,这会儿还没回来。”

胡氏一手扶着额头心头焦虑不胜,说道:“那就再打发人去催催。”

就在卢氏应着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嬷嬷进入厅堂说道:“老太太,大奶奶,去的人回来了。”

胡氏连忙吩咐道:“快让人过来。”

不大一会儿,就见一个穿短打衣衫的年轻小厮小跑过来,行礼道:“老太太。”

“怎么说?”胡氏以及卢氏都将迫不及待的目光,投向那年轻小厮。

年轻小厮说道:“老太太,兵部那边儿的人说,大爷领兵在西宁府城与抚远将军一同坚守城池,并无大碍。”

胡氏闻言,面上忧色方去,长松了一口气,说道:“神佛保佑,那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时候王公贵族的贵妇人都佞佛,此刻几乎说出与孙氏、郭氏之人同样的话语来。

那小厮正要说话,就在这时,外间的嬷嬷进入厅堂之中,高声说道:“老太太,太太,理国公家的孙老太夫人来了。”

胡氏闻言,忙说道:“快去迎迎。”

不大一会儿,柳芳之母孙氏以及石光珠之母郭氏等人,如丧考妣地进得厅堂。

胡氏连忙追问道:“怎么了。”

孙氏沉声道:“太夫人,你是不知道,那贾家是多狂多横,我和南安老太妃去了荣国府上讨个公道,谁知道那贾家小子将我们都撵了出来。”

不好说拖拽,只能说是撵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