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太宗篇53 迟暮(3 / 3)

作品:《汉世祖

闻问,王玄真脸上倒无意外之色,对于自己离任显然早有准备,不答反问:“不知陛下可有属意人选?”

刘旸直接说出一个人:“江南道副使陈省华如何?”

听到这个名字,王玄真心中顿时冷哼了一声。陈省华是个从川蜀走出来的官僚,便是在大汉也有四十年仕途了,为人精明强干,也敢于同权贵、豪强作对,据理力争,秉公执法,算是一代“雍熙名臣”。

哪怕在雍熙元年,陈省华也只是一个润州知州,十来年的时间里,便成为江南道的布政副使,中间可隔着几级,可见际遇之优,当然,也是晚来的时运。毕竟,到今年,陈省华已66岁高龄了。

并且,与王玄真一向不对付。而迎着皇帝的目光,王玄真考虑几许,却道:“陈善则有济世之才,治江南道,绰绰有余!”

这下轮到刘旸诧异了,不禁道:“朕可听闻,你与陈省华的关系,一向不佳。”

王玄真平静地答道:“陈善则虽然鄙夷臣之私德,但只要不废公事,臣也无必要与之计较。在治政上,此人尤善理财与水利事务,十分契合江南道政情。

只是,陈善则已然年迈,精力终究不济,未必能履职多长时间.”

王玄真这番评价,还算中肯,而刘旸听了,却不禁感慨着说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大汉朝堂,可从不缺年过花甲之柱国老臣,年龄,不是大问题,还能发挥才干,治政安民即可!”

“陛下英明!”皇帝都这么说了,王玄真自然只有附和着。

一直注意着王玄真的反应,刘旸嘴角忽然露出了点笑容,又问道:“你就不关心,卸任江南道后的去向吗?”

对此,王玄真很是从容地应道:“陛下有命,臣不敢辞,即便让老臣回乡种地,也不过置办一套农具的事情!”

“呵呵.”刘旸笑了笑,苍老的笑声中透着一丝沙哑,道:“让你回去种地,那可就大大屈才了!”

“陛下谬赞!臣不敢当!”王玄真立即表示道。

看起来已有些消瘦的手轻轻摆动了一下,刘旸说道:“朕直接告诉你吧,韩徽奏请致仕,朕已经应允他。他若离朝,都察院的差事,朕打算由你来接任!”

在雍熙王朝,都察使这可是个重任,于王玄真而言,则更是一种奢望,因为一旦诏旨下达,也意味着他王玄真拜相了,这要放在十三年前,他是怎么也不敢想的。

“陛下如此恩遇信重!臣.臣.”王玄真跪在车驾内,激动之情一时间难以用言语表达。

见状,刘旸却是稍显怅然地说道:“都察使可是个重任,你也是年近花甲的人了,若是再拖几年,恐你也承受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