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3 / 5)

作品:《汉世祖

就是安东国那边,收到洛阳朝局变化的消息后,都安分了许多,不管是率宾府还是辽东道东北部与安东国交界地区,混乱都减轻不少,安东商人做生意都规矩了些,各种犯罪案件发生了频率也降低了。

当然,出现这样的结果,除了皇权复兴、中央朝廷日趋稳固这种宏观大局的影响之外,新任辽东道布政使曾会也功不可没。两年的时间里,由曾会主导,从吏治与商业秩序两方面对辽东道进行综合治理,而这两项都难免受安东国那边的影响。

尤其是端拱三年夏,曾会联合指挥司,对东北沿边地区进行了为期数月的治安整治,彻底教会安东国人怎么守大汉、守辽东的规矩,即便安东王刘文渊出面,都没用。即便刘文渊在安东国内再强悍,当面对曾会时,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

曾会,已然成为平康—端拱时代东北地区的风云人物,东北政坛一个话题度拉满的人物,对辽东局势的安定,对安东的压制,他有突出贡献。

虽远坐朝中,在听闻曾会在辽东的为政表现后,刘文济对他也是大加赞赏,甚至一度动了调他回京拜相的念头。最后未能成行,也是因为刘文济觉得,辽东的事情绝不是三两年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曾会这名干臣在那里替自己多看守几年。

于是,向敏中之后的财政使,刘文济再善加斟酌之后,选定了广南东道布政使张知白。这一次,他没有任由各派势力争夺,而是由自己乾纲独断,这是登基以来的第一次,但是已没人出言反对。

对张知白的任命,首先就获得了吏部尚书寇准的强烈支持,原因有三,张知白进士出身,张知白是北人,张知白资历足够。

而刘文济选张知白,则还有一层原因,君臣之间早有渊源,仔细追溯,那是二十多快三十年前,世祖皇帝最后一次南巡期间。

行营过江陵时,世祖对湖北水师及江陵官场进行了一番整饬,当时留刘文涣、刘文济俩兄弟善后处置,张知白就是辅弼的僚属。

当年,刘文济尚且年少,但那是他第一次真正参与并经受国家事务,还是大事,那段特殊的经历,是他的成长道途间的重要痕迹,意义非凡,对当时的人与事,记忆也很深刻,自然包括当时对他帮衬甚多的张知白。

有此渊源,张知白也在快致仕的年龄,得以一举入朝,登堂拜相。正常情况下,对于一个庶族官僚而言,六十二岁还不登堂,也基本没什么机会了。

而在端拱三年腊月,帝国中枢又发生了一件大变故,堪称彻底颠覆端拱朝局的变故,尚书令向德明于政事堂治务时间突然中风。

当德高望重的向老令公被紧急送医的同时,也意味着大汉帝国的首相又要换人了。向德明的倒下,大出皇帝刘文济意外,也完全打破了他对朝局的构想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