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4)

作品:《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而崔明的这一情况,很快也被李皓给探知到了。

这情况相比李皓之前的种种预想,倒也不算坏,只是这并不符合李皓的利益。

于是李皓再次主动求见崔明,借着询问如何应对调停之事,询问他对自己提交方案的意见。

「父皇,如今褚、琰两国使者在都城已停驻多日,恐怕很难再拖延下去。

不知父皇有没有看完我上奏的改革之法,是否应当依策而行。」

崔明对李皓也不能明说反对的理由,便用起了拖延大法:「朕这些日子公务繁忙,还没有时间看,具体的等日后再说。

至于调停之事,朕认为还是以公平和顺为宜,不要有所偏私。」

这话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已经在否定李皓之前提出的策略了。

而且崔明也没认为能瞒得过李皓,为了让李皓不反对,直接就想找个由头把李皓给支走。

但李皓怎么可能轻易揭过,只是为了能够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李皓不能表现得过于急躁。

因此这次就没再纠缠,而是秉承着一而再再而三的精神,又找了崔明两次。

拖字诀虽然好用,可事不过三,为了能名正言顺得让李皓不要再说这事,崔明召集了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共议。

崔明想着,这帮人都是既有利益集团的得利者,除了少数两个太子党成员外,其他人肯定都是反对改革的,用他们来否决掉这个改革方案。

只不过崔明还是小看了李皓引经据典的辩论能力,在这一场争辩中,李皓堪称是大获全胜。

看着实在是说不过了,崔明只好站了出来拉偏架,同时也是在警告李皓见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