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大国院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五十一章:解决真空散热难题的方法(3 / 5)

作品:《大国院士

闻言,翁筠宗皱起了眉头。

对于真空散热来说,辐射这块除了改善材料和变着法的增发比表面积,目前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其他办法。

黑体辐射(完全热辐射)频率只与温度有关,而不同材料影响的只是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等,总体上辐射频率只与温度有关。

国际空间站就是类似的方案,通过堆面积来解决辐射散热方案。

而且关键是散热板的温度也不能提太高,毕竟制冷机两热库温差越大制冷机效率越低,所以其实散热板温度不会比热源温度高太多。

如果说散热板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麻烦就大了。

对于徐川说的这个问题,航天研究所是考虑过的,但却没有想到这种方式会远远不够。

思索了一会,翁筠宗抬头看向徐川,皱眉开口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除了改善材料和变着法的增发比表面积,提升热辐射效率外,就只有增加一部分工质重量来进行蒸发相变散热了。”

“但这样的话,增加工质会增加航天重量,整体上来说有些会很得不偿失。”

航天飞机的重量,并不是可以随意增加的,航天发动机的推力,是主要限制的原因。

而且重量每增加一份,就需要增加一份的发动机推力不说,还需要额外补足一份燃料或工质。

这样一来,额外补足的燃料和工质,又占据了一份重量。

就像米国研发的史上最强运载火箭系统‘土星5号’一样,其一级火箭的总推力高达3400吨,但实际上它最多只能将一百吨的物资送上近地轨道。

剩下的三千三百多吨的推力,全都用于消耗自重上了。

所以说,航天飞机的重量,设计上的每一次的改变造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更关键的是,空天发动机的推力到底有多少,他们目前还不知道。

尽管从理论上来说,运用了改进型超导材料和螺旋式轨道增加了加速场长度的空天发动机,推力能到达百n级,但实际上有多少,只有等第一次测试后才能知道了。

这种情况下,每增加一分散热工质,对于发动机推力的要求,就高一分,条件要求,就极为苛刻了。

思索着,翁筠宗看向徐川,试探性的问道“徐院士您这边有什么想法吗?”

虽然提出了问题,但老实说他并不觉这位在航天散热方面能有什么好的想法。

毕竟跨行如跨界,航天领域和可控核聚变领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试探性的问一下,也只是随口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