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坚持(1 / 2)

作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诸葛亮这几年跟随袁熙久了,一听袁熙说话,就大致能猜出袁熙在想什么。

这次袁熙的语调不同寻常,诸葛亮马上猜得出来,袁熙很有可能是想对曹军采取极端的战法,但这种做法极有可能会波及无辜百姓,所以袁熙才隐隐询问自己的想法。

这种做法,自然很有可能是攻城时的战术,正常的做法且不谈,极端一点的便是火攻,甚至还有可能是,水攻。

水攻之下,很可能会重演上次邺城之战的惨象,此法伤亡率极高,无论兵士还是百姓,经此大灾后,活下来人都不多。

平心而论,从春秋战国起之后的上千年里,水攻一直都是一个极有威胁的战术,却并不是禁法,这是攻城方尝试别的方法失败后,所采取的最终解决之策。

在汉末这个时代,水攻也有不少诸侯使过,更是曹军的常用之策,但袁熙这么多年来,却是从没有用过。

诸葛亮乍听之下,心中马上升起了一个念头,主公要是突破底线,会不会将来夺取天下后,在其他事情上变本加厉呢?

袁熙此时也看到了诸葛亮面上的犹豫之色,心里也是叹息一声。

他知道,其实诸葛亮在真实的历史上,用兵其实相当的克制,无论是火烧新野,还是火烧藤甲兵,都是虚构的。

真正的诸葛亮,其实是一直禀奉仁义之道,虽然七擒孟获是假的,但诸葛亮对于南疆的采用了怀柔政策,却是真的。

袁熙之所以想做个恶人,也是没办法了,这次他不彻底击败曹操,曹操便会用冀州上百万百姓的命去填,到时候死的人数,会是邺城人口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对于袁熙这個位置的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电车难题,有时候人命在战争中,真的就只是简单的数字,要是做出为了一城放弃天下百姓的姓名,也不可能走到最后。

不同于诸葛亮的惊讶,沮授和田丰却是面色如常,开始思考起来这个做法的可行性来。

他们之所以和诸葛亮态度如此不同,是因为他们在邺城之战中,是真的死过族人家人的。

邺城被曹军水攻,无论士族百姓,活下来的十不存一,自然也包括现在人丁零落的袁氏,所以袁熙和田丰沮授是和曹操有血仇的,其自然心态也不同。

诸葛亮看到后,心里若有所思,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难道是自己太过伪善了?

他静静听着沮授田丰争相发言,心想难道真的没有一举两得的办法?

此时沮授拿出几卷竹简,上面是他得到的关关于曹军的最新情报。

“曹军的虎豹骑,人数已经超过了万人,虽然里面数字很多都是夸大其词,还混杂了很多杂兵新兵,但据我分析,其中三五千精兵是有的。”

“这些精锐的统帅是曹休,其领兵有些念头了,虽然可能比不上以前的曹纯,也是差不多了,是个很难缠的对手。”

他随即叹道:“听说曾射伤曹纯,致其伤重不治的太史将军告老还乡了?”

“实在可惜,太史将军弓术天下无双,若有其压阵,这边情势便稳妥许多。”

众人心头沉重,太史慈前些年在和曹军对抗中大放异彩,他这一去,袁熙军调兵遣将便捉襟见肘了许多。

沮授继续说道:“其他从各方收编的骑兵,便是拼凑起来的了,多为荆州益州降兵,虽然人数不少,但威胁和虎豹骑不可同日而语。”

“但这只是曹军骑兵的一小半,另外一半,便是马超亲自领军的两万西凉铁骑。”

田丰失声道:“什么?”

“马超竟然亲自来冀州帮曹操打仗?”

“曹操不是杀了马腾了吗,怎么他还能没事人一样?”

沮授冷笑道:“元皓不知道,曹操替马超他除掉了马腾,让其顺利成章成了马氏族长,还袭了马氏的侯位,他能不感激曹操?”

田丰恍然,“这众忘恩负义的东西,迟早会有报应的。”

沮授道:“但不管怎样,那可是实打实的两万凉州铁骑。”

“幽州骑兵也是近年来在主公麾下大,方才名震天下,之前数十年间三州骑兵,凉州铁骑可是力压幽并的。”

“要彻底消灭马超,若非让对方中计送死,不然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很大。”

袁熙点头道:“没错,之前的推演中,我想要灭杀曹操的三四万骑兵,至少要付出两万以上的骑兵代价,这还不包括步兵。”

“如果没算错的话,曹操从各州调取步兵增援后,应该能凑出十万步兵吧?”

沮授点头道:“没错,光是邺城所在的魏郡,就常驻了四五万兵力,这两年元皓和淳于将军一直在前线对抗,应该有所体会。”

田丰说道:“确实,曹操的这些屯田兵战斗意志并不弱,他们打了败仗,家人是要受到牵连的,所以战场上即使战死也不愿逃跑,这样的敌人对付起来很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