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百姓(2 / 5)

作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我是冀州人,也是因为家里人被曹军杀了,才参军入伍的。”

两名新兵这才恍然,连说刚才说错了话,那伍长笑道:“不用多想,你们熟了就明白,大家都是吃过苦的平民兄弟,只要不犯军纪,谁也不会为难你们。”

新兵好奇道:“那位晋王?”

伍长笑道;“天命不天命我不知道,但确实大王从未让我们失望过,咱们等着瞧吧。”

那伍长点头道:“乱世想活下来,多少要看点运气。”

正当两人惴惴不安的时候,那伍长过来说道:“不用怕,尽管说,咱们这边不堵嘴,只要是合理的质疑,都可以向上官反应。”

袁熙对马超军屠戮平民百姓,借此打击己方士气的事情,和曹操有着完全不同的视角,在袁熙看来,如果开战前不处理好此事,对于士气的打击只是一小部分,而其他看不到的地方,有着极其多层次的深远影响。

两人点了点头,恨声道:“前几年豫州兖州越发不好过,村里逃难的很多,我们本想去淮南,但是听说淮水北岸被曹军封锁了,所以我们一路北上,丛山里走了很多天,才到了冀州。”

伍长笑道:“烙的干不容易发霉,混喝杂粮麸皮,据说能预防夜盲,这是大王军中这些年医士们发现的道理,吃了这东西以后,军中兵士腿脚溃烂,天一暗就看不清东西的病症少了很多。”

有个关于史书的说法是,圣君被记录传下来的错事,远比暴君昏君要多,因为暴君昏君根本不会让这些事被记录下来。

另外一个人也是依样画葫芦,跟着艰难吞咽起来,他看到周围老兵都吃的很香,郁闷道:“奇怪了,咱们军饷也不低,怎么军粮这么难吃?”

那伍长沉默了一会,说道:“你这话,我心里确实是有些赞同的。”

收复冀州,解救冀州百姓,这是一句干巴巴的口号,而是要付诸行动,不仅让冀州人看在眼里,更要让天下人看在眼里,才能从根源上断绝曹操的民心向背。

同一时间,袁熙却已经来到了幽州冀州交界之处的易京,亲自指挥调动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