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民生(1 / 2)

作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与此同时,易京袁熙官邸中,诸葛亮正摆着一张臭脸,站在地图上给袁熙推演局势。

袁熙则是一脸赔笑,让憋着一肚子火的诸葛亮无处发作。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袁熙策动羌人攻打冀县之事,虽然之前袁熙和诸葛亮大致提过,但因为此事并不在诸葛亮职责范围内,所诸葛亮并未过多了解其中细节,也没有料到袁熙会做的那么绝。

对此诸葛亮自然是有意见的,他看得出来,冀县那边虽然高顺军只参与了攻城,后面城内事情并无参与,但显然是在有意纵容羌人。

而高顺这么做,必然是袁熙的命令,诸葛亮事后颇有些不满,偏偏袁熙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让诸葛亮火都没处发。

诸葛亮自然明白,袁熙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给冀州百姓一个交代,一方面是为了打击曹军士气,可以说是当下作为直接有效的手段。

但不知道为何,诸葛亮心里就是有些膈应,他知道对别的诸侯来说,这种事情可能根本不算个事,但放在袁熙身上,却让诸葛亮有些绷不住。

因为诸葛亮对袁熙的期望,其实很高的,高到诸葛亮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那种。

在这种期待下,袁熙这次的所做所为让诸葛亮颇为生气,但事已至此,一切已经无法挽回,所以诸葛亮也只能把话憋在心里。

意见归意见,诸葛亮也不会误了眼前的事情,他现在和袁熙推演的,便是将来冀州战场上,各种针对曹营动向采取的应对策略。

而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青州兖州边界,黄河中下游的攻防策略。

而随着战事推演,一项曹军极有可能采取的举动浮现出了水面。

诸葛亮指着清河兖州的交界处,说道:“这里应该是曹操最有可能掘开黄河的地方。”

袁熙听后,眉头紧锁,说道:“有没有办法阻止?”

诸葛亮毫不犹豫道:“不可能。”

袁熙不死心道:“我用水军步骑两路并进,沿着黄河推上去也不行?”

诸葛亮回道:“主公打算用多少兵力?”

“我估计曹操军可能至少会派出一万人,两三万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情况下,想要防止对面掘河,便需要调动数倍兵力,才有很小的可能去成功。”

“主公想派多少人?”

“这边兵力本来就是劣势,冀州正面战场还怎么打?”

“而且成功阻止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别忘了,曹军想要掘河,可不一定会在主公地盘内开掘,其从兖州境内也是一样的。”

“到时候河口掘开,下游千里都是灾区,也是一样的。”

“主公总不可能开战之初,就大军奔袭千里,将兖州境内的黄河段全部占了吧?”

“到时候曹军即使丢了兖州,照样会在兖州上游掘河,让下游的主公大军损失惨重,更能让主公分兵,这应该就是曹操方面的明谋。”

“曹操不怕主公看不出来,而是生怕主公不上当,他就准备拿冀州民众的性命来挟制主公,从而取得战场的局部优势。”

“主公别忘了,从邺城到易京,中间魏郡清河安平河间这南北一线,才是交战的主力地带。”

“曹操发动的大军,绝对会远远超过十万,而且交战地点本就是在冀州,主公本来行事就难免束手束脚,如今还要分心保护黄河下游,取胜的几率将会大大降低。”

袁熙叹道:“确实如此,但军师一方面能明白战场是残酷的,不能完全顾及所有民众死活,但另外一方面,却还是对冀县的事情耿耿于怀啊。”

诸葛亮涨红了脸,出声道:“臣亮以为,主公既有大志,当身为有明君的自觉,有些事情虽然可以做,但伤害的是主公的声誉和天下的民心。”

袁熙叹道:“我明白,军事的意思,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诸葛亮咋摸着这句话好一会,方才重重点头道:“便是如此,主公此言,已经道尽身为主公之精髓。”

“看来主公什么都明白啊。”

他随即拜伏道:“亮之所虑,不仅在于主公的行为,更在于对亮无能的自责。”

“若非亮如此无能,当能想到更好的办法解决此事,断不会让主公陷入不义境地。”

“主公若被后世非议,皆是亮之所致啊。”

袁熙将诸葛亮扶起,说道:“军师不要太过自责,有些事情,是必须要主公亲自去揽下来的。”

“何况是敌人先不做人,若真有天谴,我自己一力承受便是。”

“我只能向军师许诺,我会竭尽全力保证此类事情不再发生。”

“当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结束这场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