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履新市政府办 第1832章公示风波(1 / 2)

作品:《青云直上:重返1998

石云涛不好在这个事情上与省委主要领导发生意见分歧,就表示,回去研究一下再来作出决定,省委主要领导同意。

石云涛回去后,召集公检法司相关人员开会,研究张志强的问题,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张志强构成职务侵占,而数额巨大,不属于无罪的情况。

由于办案人员坚持这个意见,石云涛就以市委名义向省委作了报告,表明三山市是依法处理,无法将张志强释放。

为了应对网上的舆论,石云涛要求把案件公开,以回应社会对三山市的质疑。

公开是最好的回应,有的领导害怕公开,结果到了最后不得不公开,到这个时候主动性就失去了。

因此主动公开,回应质疑,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如果有的领导偏不要公开,那就说明这个领导有问题,怕公开了对他不利。

因而石云涛就要求公开案件,公开江海集团的整个情况,公开张志涛所犯下的罪行,既然有人想和三山市打舆论战,那就打好了,看一看谁打的好。

关于公开这个事情,石云涛已经要求多次,他要求三山市的各级部门只要能公开的就尽量公开,不要掖掖藏藏,公开了,阳光了,好多事情就不容易出问题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人举报天宁县不公开,石云涛收到信件,看了看,是这样的,天宁县招聘了一批国有企业岗位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之后,把拟考察使用人员进行公示。

要说对录用人员对外进行公示是基本操作,然而就是这个基本操作,天宁县招考部门非要遮遮掩掩。

天宁县招考部门是怎么遮遮掩掩的呢?按说,既然是对外公示,肯定要公布录用人员的名字,然而天宁县偏不,他不直接公布录用人员的名字,而只公布录用人员的准考证号。

公布准考证号,不公布名字,那大家看了之后,哪里知道谁是谁?

别人上网一看,想看一下谁考上了,谁没有考上,结果看到一串准考证号,准考证号后面没有名字。

别说外人了,就是参加报考的考生看了准考证号也不知是谁考上了啊。

当然了,参加报考的考生肯定知道自己有没有考中,但是他们也想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考上,只看准考证号,他们也分不清。

什么叫公示?公示的目的是什么?公示的目的是要接受社会监督的,而监督的前提得我有足够的信息,所以公布的信息越多越有利监督,然而现在连名字都不公布,别人压根不知道是谁考上了,怎么监督?

知道名字,大家一看,这个人考上了,这人是什么情况,是凭实力考上的吗?可以监督一番。

天宁县以前招考事业单位人员也是这种公示法,但是之前没有人反映,所以天宁县就一直这么办了,市里头要求尽量公开,他们觉得这也是公开了。

不料这一次有一位参考人员看到这种情况后,心里头不服,因为他没考上,怀疑这里面有猫腻,却是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考上,想看一看公示内容,却是看不见名字。

他便觉得这样公开不合适,就写了信,举报此事。

寄给石云涛的举报信,都是赵均负责查看的,赵均查看到这个情况后,觉得人家举报的有道理,就交给了石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