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于80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49章 用钱砸开市场(2 / 3)

作品:《重生于80年代

在销售上,唐伟东为了尽快抢占市场,实行了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在当地寻找有实力的经销商,由他们做地包商,让他们这些地头蛇们替自己打开市场。同时招聘业务人员成立办事处,名义上是帮经销商开拓市场、解决问题,实际上则是要通过他们把经销商们打开的市场和渠道,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

第二条腿就是广告,无处不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唐伟东带人挨家报纸去谈,不惜代价的在报纸上做广告,说是不惜代价,其实便宜的很。贵的也不过上百块钱,少的甚至论字算钱,几十块钱就搞定。

这年头国家的公信力还是非常强的,老百姓信任国家,信任政府,当然更信任官方主办的报纸电视了。上了报纸电视的东西一定是好的,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国家已经替他们把关了。唐伟东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无论如何也要在报纸上打广告。

另一处就是唐伟东的大招了。那就是派业务员深入到农村去,在农村的房前屋后的墙上,每一条大路的路边,只要人能看到的地方,就要刷上饲料的广告。这是九十年代才流行的广告宣传方式,被唐伟东提前十来年用了出来,对其他饲料厂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这时候的老百姓也淳朴,在他们墙上刷广告,送点小礼品就行,甚至有的人给他小礼品,他还不好意思要。

饲料面向的是基层农村,而一九八五年的农村,有电视的还是少数,所以唐伟东并没有把电视台当做重点。

随着唐伟东不惜血本的撒钱打广告,“小康牌”饲料的名声算是打了出去。因为产量的限制,唐伟东的广告宣传临时只针对省内,就这样,钱也像流水一样的花了出去,看的李玉英都替他心疼。

广告做了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效果,唐伟东一点也不着急,凡事总要有个过程。当李玉英看着仓库里,囤积的越来越多的饲料犯愁时,唐伟东反而催促工厂加班加点的生产,生怕货还不够多,气的李玉英忍不住想抽他。

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了一段时间,饲料厂的饲料销量突然来了个井喷,这是广告的效果显现了。各地的经销商挥舞着现金,堵着饲料厂的门要求提货,因为当地的老百姓看了广告,就认“小康牌”饲料。经销商还能说什么呢?客户老爷的要求必须满足,囤货,必须囤货,囤积的每一袋饲料那可都是钱啊。

于是,青山县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幕出现了,来自全省各地来拉饲料的货车排成了一条长龙,从西城河东村都排到县城边上了,最后连县领导都惊动了,还专门派人来表扬了村支书和唐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