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一十七章 老成方能持重(2 / 5)

作品:《大明第一贡生

陈宽随即想到,这可就是自己发挥皇帝近臣功能的时候,刚与陆完建立一个还不太牢固的同盟,这会若是跟皇帝说什么,那就等于是间接帮到了陆完,让陆完意识到有他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当靠山,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陈宽道:“总制三边军务,职责重大,奴婢不敢妄言。”

朱祐樘道:“朕只是想知道,在他们心目中,有哪些人选,朕想听听。”

陈宽心说,陛下难道到现在都不知道有哪些人选?难道那位蔡国公就真的没有做出建言,让皇帝大致有数?

没指定个具体人选也就罢了,怎么连大致的范围都没有呢?

陈宽带着几分好奇,这才恭谨道:“奴婢也只是道听途说。”

“那就说说你道听途书来的东西。”朱祐樘道。

陈宽道:“如今朝中呼声最高的,莫过于二人,乃是新建伯和户部右侍郎陆完。”

“嗯。”朱祐樘点点头,道,“都是秉宽欣赏,且在疆场上立过功,在西北也有名望,能把事务撑起来的。”

陈宽随即道:“不过按照以往的规矩,总制西北军务之人,应当有在朝为侍郎的经验,而这个,新建伯则要处于劣势。”

这就是委婉告诉皇帝,王守仁他不合适,他没有在朝当侍郎的经验,虽然陆完当侍郎也不过才一年多,但好歹人家陆完当官时间比王守仁久,经历过的事也多。

人一旦老成,那就显得持重,做事更稳当,在应对人情世故上会游刃有余。

至于那愣头青一般的菜鸟,就算再有本事,也只适合在他的小圈子里过活。

朱祐樘没有去评价王守仁和陆完孰优孰劣的问题,再问道:“难道朝中都认为这两个人合适,没有旁的意见?”

陈宽知道,皇帝这是想问,传统文臣那边支持谁。

陈宽道:“自然有的,不过有些消息,并不对外泄露。但以奴婢所掌握到的蛛丝马迹,有些人在私下议论,除了这二人之外还有谁合适,主要所推的,就是工部左侍郎史琳,他曾在成化时多番主持边务,可说是经验和人脉都有,且他更老成。”

朱祐樘这次很直接摇头道:“史琳嘛,太迂腐了,如果是换了十年前,有人推荐让他去总制三边军务,朕觉得他非常合适。但要说现如今,以这样迂腐的老臣前去,只会让西北的军务陷入一潭死水。”

陈宽一听就知道,皇帝对传统文臣那边所支持的,报以鄙夷和排斥的态度。

对他来说就是好事了。

因为他所属意的人,是陆完,这名义上可是张周派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