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就问你急不急?(2 / 5)

作品:《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往上,还有“国家级重点项目”、“国家级重大项目”。

再往下还有,“国家级社科重点专项”、“国家级社科基金专项”、“国家级软科学基金专项”。

像珍珠釉,至少也能达到“软科专项”的标准,像“镜光瓷”,最差也是“社科专项”。要是能往“军工”的方面沾一点,搞不好就成“重点专项”了。

所以像刚刚申请的“南昌朱氏宗祠”、“八大山人故居”、“苗巫文化传承”等省级项目,李定安就觉得划不来研究,也没时间研究,索性全丢给了老师和同学。

但搁一般的正高研究员,能吃一辈子……

李定安开门见山:“宁导,东西在哪?”

“在会议室!”

“在开会?”

“对,出了这么大的事故,肯定要总结学习,以免重蹈覆辙,不过不影响!”

宁晶做了个手势,助理打开了门。

会议室不大,大概三十多号人。屏幕上播放着图片,面前的桌子上还摆着碎瓷片。

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正在强调,比如以后该怎么注意和避免。看到进来好多人,宁晶和苏秀也在,他本能的停了下来。

随即,他脖子往前一伸:“李老师?”

李定安定眼瞅了瞅:故宫的助理研究员,丁立成的学生,主攻字画,瓷器也有涉猎。李定安就记得,好像姓崔。

“崔老师,好巧?”

“李老师,我是这一期的外景嘉宾……您这是?”

“哦,我老家在保定,和苏老师也认识……”

明白了,专门请来鉴定的。

他连忙下了讲台:“李老师,您请!”

“没事,一起……”

他刚要介绍,李定安摆摆手:“先看东西……”

崔立点点头,递上了强光手电和放大镜。

底下顿时哗然……

“快看,像不像中午来接于大小姐的那位?”

“不是像,而是本来就是……长这么醒目,你还能认错?”

“是没敢认:他跑这干嘛来了?”

“送于徽音的吧,看,于徽音也在门口……”

“压根不是一回事……我是说:宁导和苏编怎么跟在他后面?”

“是挺奇怪……”

说着奇怪,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崔立本来讲的好好的,看到进来人,本能的停下,然后快步下了台。

握手、问候、又稍稍的欠了一下腰……一气呵成,不见半点生涩,好像这一套动作已经有过好多遍。

崔立是这一期的外景嘉宾,拍摄时,所有镜头中,除了古玩,剩下的全拍的是他,不是主角胜似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