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华彩 / 章节正文阅读

(3 / 3)

作品:《红楼华彩

“蠢材!”贾蓉喝骂一声,忽而心下一动:“物件儿才几个钱?书房里的东西才真真儿值钱呢!”

贾蓉脱口说罢,越琢磨越兴奋!

李惟俭是谁?公认的李财神啊!姓李的还是酸秀才时,每日家就钻进书房里写写画画,那水务、西山煤矿、水泥务还有蒸汽机厂子,说不得都是那时候琢磨出来的。

对了,还有那暖棚,瞧着不起眼儿,一年也是四五万的银子!

宁国府发引秦可卿,几乎掏光了家底儿。贾珍又声色犬马,可怜贾蓉正经八百的宁国府嫡子,每月竟只二十两的月钱。二十两够干什么的?去锦香院见人姑娘一面儿,打个茶围就没了。

贾蓉心下也不奢望什么水务、水泥务,只消偷来个暖棚那般的营生,就心满意足了。

越想越兴奋,贾蓉搓手俯身压低声音道:“蠢材,你听仔细了,姓李的书房里写写画画的纸笺才值钱!你若偷个有用的,那九百两就此一笔勾销。咱们的事儿,就此揭过!”

赖尚文将信将疑道:“果真?”

贾蓉嗤笑一声,道:“我?会哄你个奴才秧子?”

赖尚文不言语,只盯着其袖笼。贾蓉面色一红,咳嗽一声,改口道:“这不是给你这厮个教训嘛。少他娘啰嗦,干不干?”

……………………………………………………

李府。

闲适一日,一早儿用过早饭,便有小丫鬟叽叽喳喳说道,侧园中腊梅绽放。恰好昨儿夜里有下了一场雪,晴雯、香菱便商议着与园中游逛。琇莹自是附和不已,傅秋芳年岁最长,如今已然二十二,自是不好意思与晴雯等耍顽,红玉又忙着去照看暖棚,因是李惟俭便领着晴雯、香菱、琇莹、碧桐到侧园中耍顽。

游逛一番,眼见几个女子堆起了雪人,李惟俭便负手自行游逛起来。忽而瞥见吴海宁远来,李惟俭便踱步到得近前。

吴海宁躬身作揖为礼,说道:“老爷,还真让您猜着了,家中果然有奸细。”

“打更的曲四,昨儿休沐跟人在茶楼里密会了一番。丁二哥盯着那人,几次险些跟丢,最后眼瞅着那人进了慎刑司。”

李惟俭:“……”

他不由得暗忖,慎刑司为何会盯上自己?莫非是跟前明锦衣卫一个德行,朝野大臣家中都有坐探?

左右他不做亏心事,因是便道:“不用理会这人。还有旁的吗?”

“有。”吴海宁又道:“那胡账房绕着皇城兜转三圈儿,这才去了中顺王府,待了小半个时辰就出来了。”

李惟俭乐了:“我就琢磨着忠顺王不会老实。”

自打早前在股子交易所大败亏输了一场,忠顺王可谓流年不利。换了长史不说,跟着扬州盐案,彻底断了其大半财路。圣人、忠勇王,乃至于严希尧,忠顺王都不敢招惹,李惟俭毕竟根基不稳,因是忠顺王便将主意打在了李惟俭头上。

不拘是拿了错漏,亦或者是盗了方子,那都是一本万利的营生。因是那账房虽是新长史找寻的,可每回都是忠顺王亲自接见。奈何二年下来,李惟俭半点错漏也无,那胡账房更是进不去书房,只能徒呼奈何。

这会子吴海宁还没弄明白李惟俭的心思,因是便道:“老爷,慎刑司那头儿且不说,那胡账房……是不是寻个由头打发了?”

“打发了干嘛?留着有大用。”

时过境迁,吴海宁躬身领命,也不多问。

李惟俭转而又问道:“巴多明那头儿,有准信儿了?”

吴海宁便道:“丁大哥昨儿还说了,那西夷没事儿就爱往武备院左近转悠,时常在茶楼上一坐就是大半天。”

“嗯。”李惟俭踱步思量,半晌才道:“回头儿透个风声,就是老爷我从荣国府搬走时,遗落了不少图样子。”

“是,小的回头儿就去办。”顿了顿,又道:“老爷,方才赖尚文回来了,鼻青脸肿的,嘴里一直骂着贾蓉。小的套话,那厮说,贾蓉耍诈,骗他签了一千两的借据。我看那小子贼眼乱转,一准儿打什么坏主意呢。”

李惟俭笑容更盛。好,太好了!图纸被盗,偷东西的是赖尚文,幕后指使的是贾蓉,得了信儿告发的是忠顺王。那忠顺王可是跟贾家有仇啊,得了这等机会,定会下死手整死贾家!

从头到尾,他李惟俭都置身事外,谁也挑不出他的错儿来。

“很好,下去先将老爷我交代的事儿办妥了。”

吴海宁领命而去。李惟俭停步竹林旁,又暗暗思忖内中细节,忽而就见吴海平快步寻来。到得近前便道:“老爷,方才得了信儿,忠勇王领着武毅镇这会子都过了香山了。”

李惟俭纳罕道:“不是说还有一日光景吗?怎地这般快?”

吴海平道:“只怕是京营将士归心似箭,这才快马加鞭,加紧了脚程。”

香山距京师不远,步行大半日脚程。刻下西征大军归心似箭,只怕未时便能到京师。

忠勇王可是李惟俭的大腿,不论怎么论都要出城迎一迎。李惟俭当即回返内宅,与傅秋芳交代了,傅秋芳紧忙将全套礼服自箱笼里搬了出来。

又过一个时辰,有小黄门来告知,西征大军凯旋而归,圣人出城十里亲迎,又于太庙受降献俘、祭告列祖列宗,其后午门露布诏天下。

李惟俭顿时哭笑不得,后两者也就罢了,听闻东归大军正好与渤泥国皇室走在一道儿,可出城十里亲迎……这是不是有点儿过了?

忠勇王险死还生,政和帝这是觉着对不起亲弟弟,方才如此大张旗鼓?

既得君命,李惟俭不敢怠慢,换过祭服,料想坐车只怕不便,干脆骑马领了护卫朝城外而去。

这一路上果然拥堵不堪,此时还没下朝,得了信儿的官员、百姓纷纷往西拥塞而去,路上还撞见了不少内府同僚。

待到了城外,不过等了一个时辰,御驾并文武百官便浩浩荡荡而来。四千禁军随行护卫,又有大汉将军列阵出行,御驾所到之处,百姓纷纷跪伏在地,山呼万岁。

足足用了一个时辰的光景,方才迎出十里外,文武百官两侧分列,遥遥便见打西边儿官道黑压压来了一票人马。

队伍到得近前,忠勇王翻身下马,只一抬手,武毅镇便单膝跪伏在地,山呼万岁声不止。

政和帝龙颜大悦,亲自端了酒盏与忠勇王对饮,又亲手为其卸了甲胄,其后把忠勇王的胳膊一道儿要上御驾。

忠勇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连连推脱,圣人方才止住念头。其后两队汇做一队,鸣锣开道,御辇绕城而走,到申时方才到了太庙。

其后受降献俘、祭告太庙、午门露布自是不提。待一切忙活完,这会子天都黑了。武毅镇将士自去京营安置,圣人早早赐下酒肉,命其酒宴三日方才罢休。

文武百官各自归家,政和帝实在想念兄弟,干脆扯着忠勇王去了皇城。

忠勇王心下无奈,寻思着还是跟着点儿亲哥哥吧,不然圣人大喜之下说不得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呢。

此时就听圣人道:“说来错非李惟俭,老四这回可凶险了。”

想起当日种种,忠勇王连连点头:“圣人说的是,说难听的,那会子臣连遗书都写好了。不想竟被李复生用歪主意给救了回来。”

圣人笑吟吟道:“四弟何以为报啊?”

忠勇王只是苦笑摇头。

圣人便打趣道:“我看梦卿过二年也到了年岁,不如——”

“没门儿!”忠勇王顿时吹胡子瞪眼,旋即发觉不对,这才改口道:“李复生不是早定了亲事?梦卿总不能给人做并嫡妻吧?”

圣人顿时仰天大笑,虚指忠勇王笑道:“老四啊老四,知你宝贝女儿,可也没这般宝贝的。按你这性子,莫非留梦卿一辈子不嫁人不成?”

忠勇王讪讪道:“李复生太过风流,不合适。”

圣人止住笑,说道:“再如何说,也是救命之恩。嗯……朕倒是有一法,算是能略略回报一二。”

“哦?还请圣人明言。”

政和帝笑吟吟道:“林海的闺女如今成了孤女,只怕日子不好过啊。”

忠勇王琢磨了下,随即恍然:“原来如此,臣明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