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230 晋商刀头舔血,江宁城内狂揽存款(3 / 5)

作品:《大清话事人

李郁重新清点了战场兵力,

江宁之战截止目前,民兵死亡1200余人,第一军团死亡800余人,近卫军团死亡400余人。

另外有1000多号伤员,正在陆续往常州城转运。

总兵力锐减到了4000多,骑兵和水师的损失还未算在内。

因为暑热,拉肚子的水手也在急剧增加。

枪炮损失倒是还好,因为后勤给力,很快都能补上。

“派一个营,拿下安徽当涂县城,坐水师的船溯江而上。顺便派人通知兀思买归建。”

“遵命。”

正说着,突然属下来报:

“后勤供应官,杜大人来了。”

李郁心里一咯噔,连忙让人请进来。

“老杜,出什么事了?”

杜仁屏退左右,低声说道:

“硝石供应跟不上了。此事机密,我不敢托付他人。”

“成品火药还有多少存量?”

“抛开各城池的储备、士兵手里的储备不算,苏州城库存各类火药6万斤,另有2万斤在运输途中,这两日会抵达军营。主公可知,战事截止今日,一共用掉了多少火药?”

“多少?”

“近18万斤。”

李郁立即派人找来了后勤辎重官,开口就问道:

“军中火药库存还有多少?”

“一万五千斤。”

“知道了,下去吧。”

……

看似数字还挺大,实际上用起来超快。

杜仁立即拿纸算了起来:

“一支燧发射击三十多次,消耗1斤火药。一门12磅炮射击一次,消耗4斤火药。”

“您的一个营火枪齐射5轮,就大约要用掉100斤火药。这还是小数目。”

“这里有300门火炮吧?齐射一轮,就要消耗1000斤火药。”

李郁抬头:“老杜,别说了。”

过了半晌,他又问道:

“硝石怎么突然短缺了?什么原因?”

“天气原因,咱们的硝田产量急剧下降。还有就是咱们之前没打过大仗,严格来讲,江宁之战是第一次大型战役。所以,我们实际上都没意识到大型战争消耗火药的速度是何等恐怖。”

“明白了,此事绝不能外泄。”

“主公放心。”

“江北怎么样?”

“海兰察的800索伦骑兵在仪征集结,同时征集了200艘民船,看样子随时会渡江。不过咱们有战船在南岸提防他们,争取击沉在长江中。”

“一定要小心。”

杜仁在营中吃了一顿饭,就悄然离开了。

对外说法是,为了押船送山地步兵营来前线。

在七子山训练已久的云南横断山民组成的山地步兵营,终于赶到了。

他们的装备,衣着都透露着格格不入。灰色黑色的衣服,奇形怪状的短刀,草鞋,甚至是赤脚。

弓、弩、吹箭、短手铳都有人装备着。

队列也不太整齐,许多人脸色不好,晕船。进入营地后就是呼呼大睡。

……

一场大雨,让炎热的气温稍微降低。

江宁城百姓终于体会到了战争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