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299 精锐,肯定是精锐!(3 / 3)

作品:《大清话事人

上万步兵开始缓缓推进,建立第一道防线。

挖掘壕沟,垒起矮墙。压缩村里的吴军活动范围,防突围。

李二狗看的牙痒痒,手一招:

“告诉弟兄们,固守不是龟缩。200火枪手加上骑兵,快速冲一波。”

“其余人做好准备接应他们。”

一盏茶的工夫,

村口突然冲出100余骑兵,后面跟着狂奔的火枪兵。迅猛地朝着正在挖掘壕沟的绿营兵而去。

绿营兵们齐刷刷的扔了工具就跑,这可不是逞英雄的时候。一边往大营跑,一边大喊“贼兵来了!”

挖掘长壕沟的计划被打断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舍楞。

他直接派出了2000骑兵进入战场。绿营兵们终于放心了,慢悠悠的挖掘壕沟。

果然,村里没有再冲出骑兵。

因为他们一旦故伎重演,就再也回不去了。土尔扈特骑兵会坚决出击,把所有人都留下。

……

“娘的,要是有1门12磅炮也好啊,我肯定轰的这群蒙古人嗷嗷叫。”

一名炮手抱怨道。

为了行军方便,混成营只有3磅炮,6磅炮而且还不是长身管型号。行军是便捷了,可牺牲了射程和威力。

李二狗默不作声,站在屋顶举着千里镜。他觉得仿佛又回到了很久之前黄浦江畔的那一战。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兵力悬殊。

那一仗坑死了福康安,把江南绿营兵一扫空,从而奠定了起步横扫江南的基础。

这一次,又会是什么结局呢?

虽千万人包围,吾亦不惧!

因为,义父一定会在最危急的时候从天而降,把自己拉回来。

信任!

李二狗深吸一口气,四处巡视防线了。

前段时间参谋本部来了一个书生随身带着厚厚的一本书,给他讲了2天的课,旁听的只有5名本营军官。

课程内容是常见野战工事的挖掘,和火力的科学配置。

他听的很入迷,对于其中的很多阴险战术十分赞同。

身为一个丐帮出身的少年,他最看重实际效果!一句话,能填饱肚子的都是好粮食!

……

村子周边10几丈,

那些在布置障碍的士兵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人拿着洛阳铲,快速重复按下——提起的动作,速度很快。一个个杯子大小的陷洞错落有致,正好能折断战马蹄子。

人潮如浪潮,一般会本能的选择没有障碍的缺口冲进去。除非教训足够惨痛,否则人是无法对抗本能的。

村内必经之路的屋顶蹲着一员火枪手,他的身边是半袋石灰粉,一旦清军冲进来,就倾倒石灰迟滞敌人的步伐。

而这条硬质土路的尽头,有一座磨坊。

磨坊内藏着一门6磅炮,用柴禾堆挡住炮口,遮掩视线。到时候炮手一脚踢开柴堆对着乌泱泱冲锋的清军,轰一发实心弹可带走无数人命。

而封建时代的军队,谁能承受的起这种过于惨烈的一击?

搞不好一炮就能让清军丧失勇气,潮水般的退走。

然后骑兵追在后面杀一波。小雪球就有可能变成雪崩,至少概率是存在的。

……

湖口县,

副都统歧征哆嗦着手,脸色肉眼可见的由红润变成惨白。周围的亲兵、心腹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阿桂派人从九江抄送来的军情急报。

“长江水师一战尽墨,吴军偷袭攻取了饶州府。湖口已成为绝地,是守是撤,你可视形势自行决定!尽可能保住满蒙八旗!”

纸条在众人手中传阅,

所有人的眼睛里都是惊恐、震惊。伪吴王居然阴险如斯,想一口吃掉湖口战场所有官兵?

“彭文炳是朝廷的罪人,他死有余辜。”歧征咬牙切齿,一脚就踢翻了眼前的木案。

“都统,咱们怎么办?”

歧征望着这些心腹,闭上了眼睛,半天挤出一句话:

“给我1个时辰,我要冷静一下。”

“你们出去集结兵马待命。注意保密。”

“嗻。”

湖口县的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集结的牛角声响个不停。

面对一脸困惑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兵丁,各级军官们一脸铁青却是不愿过多解释,动则鞭笞咒骂。

总之,所有人都产生了不详的预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