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名主持人,狠狠拷问燕裕!(1 / 2)

作品:《踩着魔门妖女成为最强

陆国军方的第一家内部综合性报刊,名字为《道德报》。

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并不是指“思想道德”的那个道德,而是指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德。

其中“道”为“天道”,“德”为“人德”。上面起名的寓意也很明确,就是希望陆国修士在追求天道的同时,也能秉守身为人类的德行,不要沦落成为了变强不择手段的可鄙之徒。

不过历史经验是,主观越是希望不要朝什么方向发展,客观现实往往就会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开始朝那个方向猛烈狂奔……无论什么朝代、什么国家都差不多。

在战队训练场里,燕裕见到了负责采访的记者团队,双方做了介绍和寒暄。

这次负责采访燕裕的“记者”,是原平京电视台的名主持人卢知鱼。

之所以有名,并不完全是因为她的主持功力有多深厚,而是因为她的谈话风格——以“擅长抓爆点”和“没有不敢问的”而闻名全网。

燕裕以前看过她的《一对一访谈》,她经常用犀利尖锐的问题把嘉宾弄得下不来台,甚至连地方知县也敢照怼不误。

坊间都猜测她背后有大人物撑腰,所以才不怕访谈嘉宾发飙,如今看来果然如此——不然也不可能拿到军方修士的采访机会,光是现行保密条例就能拦下99%的非官方记者了。

“燕队长先坐吧。”打过招呼之后,卢知鱼笑眯眯地说道,“我们场务在这里布景还要一会儿。”

“哦,行吧。”燕裕点头说道,“那我回家睡個午觉,等你们好了再打电话给我。”

“呃。”卢知鱼怔了一下,连忙更正道,“当然也不用那么久的,很快就好了。”

真让这位燕队长回去睡觉,等时间到点之后还能不能把人叫来,那可就不好说了。

卢主持在媒体行业身经百战,什么样的幺蛾子没见过?当然晓得“不要节外生枝”的道理,于是赶紧叫了现场监督,当着燕裕的面确认,现场布置大概还要半个小时左右。

“行吧。”燕裕伸了个懒腰,“那我就在这里等会。”

见他没有坚持要求离开,卢知鱼暗暗松了口气,去找化妆师补妆去了。

另一边,戚昌平在办公室里踱步,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

虽然嘱托陈灵韵在旁边看着,但万一陈灵韵拦不住他怎么办?燕裕那小子一旦装起逼来,哪怕对面坐着总指挥使,他也敢从容不迫、谈笑风生!

不行,我得去看看。

戚昌平来到战队训练场,就看见场务在场内简单地搭起了摄影棚,布置成访谈待客室的模样。

毕竟原环境出于保密隔音需要,到处都是笨重而丑陋的钢板水泥墙,外观上哪怕说“还行”都属于过誉了,真不好看。

“诶,老戚!”现场导演认出了他,立刻过来打招呼道。

“老曹?这次居然是你带队!”戚昌平认出对面是老战友,先是下意识一惊,随后又一喜,最后松了口气。

好好好!想不到这次居然是老曹带队!

燕裕,你小子想不到吧?这次导演可是我认识的人!不管你在现场说出多少惊世骇俗的装逼言论,我只要跟老曹说一声,后期全部从片子里给你剪掉!根本无所谓!

如此一来,便彻底万无一失了!哈哈哈哈哈!

戚昌平跟导演曹文丹站在场外,热情地闲聊起来——此时戚教官脸上的神情,是释然的、放松的、淡定的、从容不迫的,全然没有之前在办公室里的忧心忡忡之色了。

摄影棚里,主持人卢知鱼坐在右侧沙发上,调试着胸口别着的录音设备。

录下来的访谈音频,会转换成文字后由编辑团队审阅、提炼、撰写,最后登上军方内部的纸质报刊。至于现场拍摄的节目视频,则会传到内部网站上去,毕竟现在纸媒的影响力越来越有限,哪怕是以传统保守著称的部队,大家闲暇时候也更习惯用手机看新闻。

燕裕坐在左侧沙发“访谈嘉宾”的位置,心不在焉地玩着手机。陈灵韵陪在旁边,面带微笑,一言不发,暗自盘算。

如今既然已经开始在修士内部试行媒体,那么社会层面上彻底放开信息保密管制,应该也就是这一两个月的事情了。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放开保密,既是因为主观上要采取更积极的形式来应对灵气复苏,也有客观上紧密跟住国际形势的需要——毕竟国外都已经完全公开了,国内要继续对民众隐瞒也不现实。

“摄影和灯光都准备好了。”只听见卢知鱼突然问道,“要不我们就开始吧?”

“好。”燕裕点头。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场外发出指令后,卢知鱼便看向摄像头,露出了得体的职业化笑容,开始熟练地背诵起台本,“这里是《道德报》第一期特别人物采访节目,我是主持人卢知鱼。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镇东军的修士战队队长燕裕,旁边的是战队副队长陈灵韵。”

燕裕悠闲地朝摄像头抬了抬手,表示打过招呼。陈灵韵微微点头,笑容优雅而甜美。

“燕队长,我们注意您战队里头大部分都是女性。”卢知鱼身为名主持的职业素养果然不是盖的,一上来就抓住“娘子战队”这个最大的爆点,开始提问,“请问您当初是出于什么样的标准,才选择了这几位女队员的呢?”

“哦,很简单。”燕裕也不是第一次回答这个了,有板有眼地回答道,“战队的建立是为了执行作战任务,所以我为战队挑选成员,只看两个标准:一个是实力,另一个是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