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青史留名,竟然有如此大的诱惑(1 / 2)

作品:《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

万树森的猜测,没有错。

许元胜尴尬一笑,先是拱了拱手。

“老师,正有一事要和你商议。”许元胜郑重道。

“说吧。”万树森最终点了点头,先是找了一个椅子坐下,坐稳了,坐踏实了,才是一脸凝重的看向许元胜。

“老师,在南方朝廷建立之前,我安排慕容山将军带兵出关袭扰大荒国。”

“此事您已知晓。”

“大概情况是如此……。”

许元胜大概讲了一些,连同和熊鲲之间的交易,也没有隐瞒,毕竟这种事之后肯定会见光的。

“元胜,此举是否过于冲动了。”

“你欲出兵大荒国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练兵。”

“第二充实南方财物。”

“第三防备有朝一日,北方伪朝廷和大荒国联手进攻我们南方。”

“但这三点,在我看来都可以徐徐图之,不管是练兵,还是财物,都非迫在眉睫之事,至于担心第三点两方围攻,现在北地伪朝廷并没有出兵的征兆。”

万树森还是想打消许元胜的想法。

谈话之间,也是平等的交流。

对于这些掌握重兵之人,说实话,万树森也有些头疼,他们完全可以不顾南方朝廷的意见,随意妄为。

“老师,凡事最怕停一停,等一等,不着急。”

“我青州府所辖的兵士皆是没有参与过真正的大战,西川重镇面对大荒国也是防守多于进攻,滇南重镇更是多年没有出兵过。”

“现在南方兵士的战力,远不如北方的虎狼之师。”

“练兵这个事,太平时期练个三五年,也远不如几场大战下来进步的快,现在我们还有机会从容布局,掌控战事主导权,拖到最后很多事可就由不得我们,到那个时候死伤只会更多。”

……

“至于财物方面,三十万兵士一个月下来,粮饷以及各种消耗,至少百万两银子。”

“南方所辖五大重镇,总兵力至少有一百多万兵,没有战事每个月也要三五百万两银子砸进去。”

“一旦遇战事,动辄一个月就是上千万两银子的投入。”

“战胜尚可。”

“若是战败,人死,银空,南方还剩下什么?”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若是年前,我决然不支持开启大战。”

“已经过去几个月了。”

“青州府所辖兵士,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训练和整合,是时候经历铁和火的磨砺了。”

许元胜沉声道。

“一旦遇战事,每月千万两银子的投入。”

万树森也倒吸了一口气,哪怕南方富裕,万家富足,能够支持几次,是啊,战胜还好,若是战败,那后果更严重。

现在他终于理解,先皇时为何不敢轻启战事,根本打不起。

“老师,北方初定。”

“大军动辄就是银子开路,短时间内不会进攻南方。”

“然,北地军队战备和战力,强于南方。”

“现在正是我们在短时间内,尽快提升战力的最佳时机。”

“如此才能让北地投鼠忌器,更不敢和我们南方轻启战端。”

“在学生看来,依战止战,才为万全之策。”

许元胜进一步道。

“和大荒国开战。”

“若……败?”

万树森无不担忧道。

“西边防线强于沧江一线。”

“万一败了,损失也不会太大,也能让兵士们提前磨砺一番。”

“若是胜,可解西边威胁,也能提振南方兵士军威,可掠财物,可扩宽防御纵深,可震慑北地朝廷。”

……

“老师,若是一切顺利能攻下大荒国的黄石城和雪山城,就能把西侧我方防御纵深,往前推进百里。”

“到时候西边的战争威胁,就能大大减弱。”

“另外拿下黄石城和雪山城,也意味至少收复了渭河平原五分之一的土地。”

“我南方朝廷初立,就收复大片失地,意义非凡,谁还敢说我们南方朝廷不是正统?”

“此举必然能在史书上,为老师留下重重的一笔。”

“另外我听说,北地伪朝廷对于我们南方朝廷,对于老师,可是颇为非议,认为我们是分裂大胜,认为老师是大胜罪人,囚皇后,私心掌公权,不当人子,乃是十恶不赦,祸国之罪人等。”

“现在打一场,正是回应北地伪朝廷的好时机。”

许元胜又是进一步道。

“收复失地。”万树森听闻后面一句话气的牙痒痒,北方伪朝廷确实把他万树森,整的很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