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借神明之光(2 / 3)

作品:《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

很意外的,谢豫川只觉周围的声音清晰入耳,明明其他人离他的距离都不远,搁往日,他根本听见那么远的声音,但现在他感觉自己的听觉格外敏锐,离他很远的两个人,彼此交谈怀疑的声音,竟也听得十分清楚。

谢豫川心中大动,第一直觉,绝对不是他的听觉厉害!

而是因为家神的缘故。

他身为习武之人,一直以来都自觉听觉灵敏过人,直到他借“神明”之光,感受过这种强大的能力之后,才恍然感悟道,缘何人为人、神为神。

谢豫川的情绪起起伏伏,波动较大,涂婳本来把声音收集功能放大数倍,想让系统筛选一下重要信息,自然那些议论的声音她听得到。

听多了,才明白过来,眼前这支赶往北方边境的大军,怕是有什么内情。

但她没注意到,放大收音功能后,对谢豫川的影响,当谢豫川的主意识波动太大时,为避免对谢豫川的意识造成过大影响,也避免自己的意识受到波及,涂婳连忙退出了超智能ar功能。

闭眼适应了一会,才睁开。

桌面上的手机屏幕,适时推送过来一条新的信息。

「谢豫川:?」

涂婳看见谢豫川发来的问号,不禁乐出声。

闪进闪退,对方肯定有点懵。

她把微信挂到电脑上,直接回消息:“过去瞅了一眼。”

「谢豫川:多谢家神惦记。」

键盘在安静的书房里发出清脆的被敲击声。

「涂婳:怎么突然有大军路过?」

大梁驿路边休息地。

谢豫川长身而立,环胸沉眸盯着路过的大军。

谢武英等人在张达义的眼神示意下,也不再上前打扰谢豫川,都稍稍退后一小段距离,他们自己聚到一起说话,不过,大多情况下,都是少年人们向翰林大人请教。

张达义不算擅长军务之事,然则毕竟是读书人,又多年在翰林院书写、誊抄公文,宰辅摇篮之地,论学识见地,自然遥遥领先他们几个毛头小子。

“用兵之法,千变万化,虽胜负要在战场之上,依靠将帅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才能把握时机。”

“但兴兵之事,与其它经世济民等国策,皆有共同之法,理不通,事难成。”

“出兵之前,定要先筹其它要事在前,轻重车马、盔甲粮草、物资器材、兵力多寡……不备数千金耗资,岂能随意出征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