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宋家没罪,老臣罪该万死(2 / 3)

作品:《将门娇:将军大人有点糙

除夕宴是一年到头最大的宫宴,不过因为今年雪灾的原因,今天赴宴的人都有意收敛了些,没有过分招摇。

按照往年的规矩,赵擎说了几句话后,内务总管按照赵擎早就拟好的奖赏圣旨对今年有比较突出政绩的朝臣宣布封赏。

今年遇了天灾,封赏的名单不长,顾岩廷的名字很快被念到,众人立刻抬头看过来。

顾岩廷约莫没想到自己的名字会这么快被念到,他左手掖着右手的衣袖,正在给宋挽夹菜,而坐在他旁边的宋挽正捧着茶杯喝茶,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低头用茶杯挡脸。

很像是课堂上走神被抓包的调皮蛋。

顾岩廷的心性远非常人可比,他一点没觉得丢脸,神色如常的放下筷子,走到大殿中央接受封赏。

年初他带着战功回瀚京,回京后不到半年就因为剿匪升为瀚京校尉,这晋升速度在武将之中是最快的,自然也是封赏名单里最显眼的那个。

为了赈灾国库空虚,今年的除夕宴饭食都比往年要简便些,内务总管的夸赞之词念了一大串,最终给顾岩廷的赏赐不过是良田百亩,远不及往年的奖赏丰厚,众人却又觉得顾岩廷这个粗野莽夫能得这样的赏赐已经很不错了,真心诚意的向顾岩廷道贺。

奖赏环节结束,除夕宴的气氛热络起来,酒过三巡,赵擎沉声说:“今日众爱卿都在,朕有一件事要宣布。”

赵擎的语气严肃,表情更是认真,众人立刻停下手里的动作和交谈,仰头看向他。

赵擎站起来,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叹了口气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朕也有做错事的时候。”

这话一出,满座哗然,哪有九五至尊当着百官的面承认自己犯错的?

众人变了脸色,赵擎的神情染上悲痛,说:“近日,大理寺查明,前吏部尚书宋德衷未曾犯下谋逆之罪,宋家的案子,是朕判错了!”

宋父是朝廷重臣,一般来说,这种大案一定要有如山的铁证才能做判决,若是真有什么冤情,应该会有人告御状,拿出足以反驳的证据,再交大理寺或者御史台重新查证才能翻案。

宋挽回京之后,众人并未听说她有去告御状为宋家翻案,大理寺似乎也并未重新查证,赵擎突然改口说自己判错了,一不符合常理,二也不大符合规矩。

不过赵擎是九五至尊,他自己都说自己错了,众人也不敢过多质疑其中缘由,只能静观其变。

卫阳侯却是不能静观其变的。

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宋家为什么会被抄家,赵擎现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承认自己判错了案,总要给出一个足以服众的理由,那不就意味着要牺牲卫家?

正想着,赵擎继续说:“宋爱卿为人刚正不阿,虽是文臣,却有着与武将一样的侠肝义胆,大理寺已经查明,他这些年救济的那些人,并不是乱臣贼子之后,反而还牵扯出了一桩陈年旧案。”

卫阳侯不可置信的看看赵擎,又看向皇后。

皇后安安静静坐在那里,没什么表情,如同木偶。

赵擎说:“十二年前,昭陵也曾受过一次雪灾,那场雪灾波及的范围没有今年这么广,只有边关两个州县的百姓受灾,当时的赈灾物资由国舅卫阳侯亲自押运到边关,物资押过去不久,便传出军中有人带着难民作乱,宋爱卿请命前往边关要彻查此事,然而还没抵达边关,国公便将作乱的叛首斩于马下,此案最终以叛乱结案,但最近大理寺查出,这件事背后另有隐情。”

这些年朝堂更迭,现在还记得十二年前那件事的人已经不多了。

卫阳侯已经激动的站了起来,桌子被他撞了一下,桌上的餐盘跟着发出轻响,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

卫阳侯面色铁青,如同见了鬼,根本不能保持平日的儒雅沉稳。

赵擎看向卫阳侯,淡淡的说:“国舅既然站起来了,不如亲口向大家说说,当年的真相究竟如何吧。”

卫阳侯紧紧握拳,整个人被凛冽的寒意包裹。

太后之前警示了侯老夫人,卫阳侯猜到赵擎对皇后和卫阳侯府都有所不满,但没想到他会在除夕宴上为宋家平反,还重新提起十几年前的旧事。

这根本是要除掉卫阳侯府!

卫阳侯说不出话来,过了会儿,赵熠好心提醒:“国舅,父皇问您话呢,您怎么不说话?”

赵熠的语气疑惑,好像根本不知道当年到底发生过什么。

又养了将近半个月,赵熠的气色好了不少,看不出他前不久才受了重伤,这会儿他撑着脑袋看着卫阳侯,气质莫名有些欠打起来。

卫阳侯唇瓣抖了抖,耳边嗡嗡的一阵轰鸣,难受得有些想吐。

这个时候他要说什么?

说当年那场叛乱其实是他从中作梗上演的一出好戏,目的是为了帮陛下削弱卫振烃的兵权,免得卫振烃功高震主?

这是皇家的辛秘,他若是这样说,卫阳侯府还能有一个活口?

卫阳侯府是瀚京绵延百年的世家大族,卫阳侯的爵位是世袭的,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这大半辈子受尽尊崇艳羡,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他的妹妹是皇后,他的侄儿是昭陵的储君,但这又如何?他始终是外姓,并不是真正的皇室中人。

赵擎可以有很多位皇子,无论哪一个皇子继承皇位对他来说影响都不大。

是楚家越矩了。

楚家忘了自己姓什么,竟然真的把自己和皇家当成了一家人。

“爹,你说话呀。”

楚若琪焦急的声音传来,卫阳侯猛然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冷气,走到大殿中央跪下,大声说:“老臣知罪,当年叛乱一事,是老臣做的,当时宋尚书曾提出加大赈灾力度,安抚民心的同时也要安抚军心,老臣极力反对,押运赈灾粮到边关后,才发现宋尚书的决策才是对的,老臣怕陛下会降罪,便煽动军中的人作乱,以此掩盖老臣的过失,一切都是老臣的错,老臣不敢求饶,请陛下降罪!”

卫阳侯说完一头磕在地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