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归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部夺藏 第12章拍卖(2 / 2)

作品:《归藏

买家们莫说识别中国山水画了,就是‘沈铨’的名字,也是念不圆的。

3英镑,100只大鹅的价格。

“3英镑!”

“3英镑第一次!”

“3英镑,有人拍吗?来自大清国的字画一幅!”

字画推出来后,原本热闹的竞价场面瞬间冷淡了下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并不出手。

“要我喊价吗?”琳娜低声问道。

章片裘的身份只能给雇主琳娜提供鉴宝资讯,没有资格参与拍卖,举酒喊价只能是琳娜。

“等等。”章片裘压低声音。

手里虽然有五个金锭,但要用这些钱尽可能买更多的中国珍品,每一个子都要花在刀刃上。

若急着喊价……

此时,周围的人都用余光看着他,这个全场唯一的大清国人,若他表现激动,他们跟拍,那就麻烦了。

“最后一次喊价,3英镑!”

“最后一次喊价,3英镑!”

“最后一次,若无人跟拍,则下一幅!”

当时,还没有‘流拍’的说法,而是简单地直接取下卖品。

“不跟?再不跟就拿下去了。”琳娜有些焦急,用胳膊肘怼了下章片裘。

章片裘摇了摇头。

“那大清国人都看不上,看来这字画很一般。”

“这种打牙祭的字画,本来就是用来过过场子,谁卖谁后悔。”

大家低声议论着。

余下那几张都是沈铨的作品,第一幅流拍的话,后面几幅哪怕有人拍,也卖不出高价。

沈铨,这位乾隆时期的画家,知道的人的确不多,在中国历史里,他也只是颇为优秀的画家,并不顶尖。

不过伴随着战乱,名作流传下来极少,他的画也就水涨船高,尤其是日本,极为喜爱他的画。

他曾被日本国王赏识,邀请前往日本传授绘画三年,对日本的绘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

可以说,拥有一张沈铨的真迹,能随机羡慕死一群日本大画家。

2006年,他的《百鸟图》拍出242万元高价。

而到了2014年,他的《荷塘月色》以420万落锤。

至于鼎鼎大名《松溪群鹿图》,则拍出2800万元天价。

此时,余下的这三幅图,其中一幅正是《松溪群鹿图》同款。

章片裘微微眯眼,想看清楚点。

最大的这幅共12屏,设色艳丽,构图灵动而大气。

暗喜,这应该是比《松溪群鹿图》画工更飘逸的精品!

章片裘用胳膊肘抵了琳娜一下。

“3英镑!”琳娜举起酒杯,高声道。

“夫人,这画……这画……”章片裘连忙佯装制止,声调颇高,一脸‘这画是假的’,但又颇为忌惮地看了看温行鹤。

“这画不值这个钱。”他劝道。

“蛮好看的。”琳娜叉着腰。

“画,不能光图好看啊,夫人,这很有讲究的,这幅画……”

“我掏钱还是你掏钱?搞清楚自己的身份!”琳娜怒斥道。

章片裘嘴角扯了扯,憋住笑,他看向琳娜,见这女人很是上道地拿鼻孔瞪着自己。

配合,真是默契。

“3英镑一次!3英镑两次!3英镑3次!成交!”工作人员生怕这幅画再出篓子,节奏加快。

展厅内响起嘹亮的落锤,以及众人哄笑的声音。

在一片哄笑,与章片裘再三劝诫却被琳娜斥责中,余下三幅画,以极快的速度拍完。

落锤四幅画共12英镑,除了琳娜,无人跟拍。

章片裘捶胸顿足。

真是个没脑子的漂亮寡妇呢,其他人心想。

犹记得,那天秋风凌冽,四幅画拿到手后,章片裘脱下马甲裹着,视若珍宝。

这不是琳娜第一次参加拍卖,以前也曾拍过美国北部地区的长裙、俄罗斯的裘衣等等。

但画,是第一次。

“接下来的书信,一定要跟。”章片裘压低声音。

“最高跟到多少?”琳娜问道。

“全部花掉,也要跟。”章片裘说道。

下一个卖品,是全场唯一的具备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林则徐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一封信。

写于虎门销烟后,1840年。

名为《谕英国国王王书》,并非被大英博物馆展览出的官方的那一封,而是草稿,出自林则徐亲笔。

沈铨的画,12英镑买入,到了现代,三幅画加起来能卖至少三千万。

那林则徐亲笔的,献给英女王的草稿书信,又价值几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