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章节正文阅读

第907章 亲兄弟明算账(4 / 5)

作品:《起航1992

在一些合作、尤其是在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当中,他们仗着自己的优势地位提出的条件,那何止是过分啊,甚至连苛刻都不能形容,与这些相比,华人家华腾工业集团也没要求垄断国内的D-30K发动机的大修业务,只要求一个优先权而已,这要求过分吗?

这可以已经是已经良心的没法再良心了好不好?

至于张起航这个条件里面挖的“坑”,说空军今后使用D-30K系列发动机的飞机也要交给华腾工业集团的这个大修线来进行,在郭建国看来这个要求就跟没提一样:既然全国只有你们这儿能大修D-30K系列发动机,那以后我们如果还有装备这个发动机的飞机,不在你这儿大修发动机,还能去哪儿?

这个时候,谁能想到,看上去似乎最多服役个十多年就要退休的六爷,忽然就老当益壮,发展出了K、J等诸多型号,甚至发展出了带奶嘴的N型呢?而在K型出来之后,生产数量更是一路攀升,据说在K型出来之后,陆续新生产出来的各种型号的六爷的数量高达上百架——这就是200多台发动机,算上备用发动机,那就是小300台了。

另外还有小胖妞,一个小胖妞那就需要4台发动机啊,以华夏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需要,没有个100架以上的小胖妞,你好意思出去跟人打招呼?而100架小胖妞所需的发动机再加上备用发动机,那就是差不多500台。

到这儿,这就是差不多800台了,如果再算上伊尔-76的保有量,嗯嗯……虽然其实一台D-30KP-2发动机的出厂价才127万美元,哪怕是1000台也才亿美元,而且时间跨度可能长达20年以上,如果只算大修,这其中的利润更低,但关键在于有了这么一个“人无我有”的项目之后,潜在的好处简直多的数不过来。

“这是应该的,”张起航自然理解郭建国的做法,接着说道:“第三点,领导,您应该知道,我们华腾集团已经具备一定的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的,手上也有一个以前苏联航空发动机专家为骨干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团队……”

说到这,张起航刻意停顿了一下。

听张起航说到这儿,郭建国已经情不自禁的微微皱起了眉头:这个张起航他到底想要说什么?

不过心中疑惑归疑惑,他还是点点头,表示自己确实是知道华腾工业集团在航空飞行器制造以及航空发动机制造方面具备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准和能力这件事,示意张起航接着往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