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梦还楚留香 / 章节正文阅读

学而远行之----明朝十六帝(八)(2 / 2)

作品:《梦还楚留香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燕王于建文元年(1399)七月五日毅然起兵,率领"靖难"之军,历时4年,大小百余战,最终兵临南京,夺得大明江山。下面选择几个大的战役加以介绍:

大破宋忠宋忠将兵3万,驻军开平,是防备燕王的重要军事力量。燕王举事后,宋忠未敢贸然进军,而是移军怀来。朱棣控制了北京城,招降守备通州的通州卫指挥佥事房胜,攻取蓟州。居庸关被朱棣攻破,守将率败军归附宋忠。宋忠为调动士气,谎称原来燕王府守卫的家属被燕王杀害了。燕王知道这一情况后,特意让那些士兵的亲属打前锋。原燕王府守卫看长陵神功圣德碑到家人没有死,恼怒宋忠欺骗他们,就临阵倒戈。宋忠顿时阵脚大乱,燕王趁机麾军过河,直扑过来。宋忠由是大败,逃回城内,结果城破被捉于厕所内。

怀来击败宋忠,是朱棣起兵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战斗。这次战斗,斩首数千人,缴获战马八千余匹和大量的军械。更为重要的是,怀来之战解除了北平周围的军事威胁,提高了军威。不久开平、龙门、上谷、云中、永平等处守军纷纷投降,壮大了朱棣的力量。

真定大战八月,建文帝命老将耿炳文率兵13万征讨燕王。由于朱元璋几次借故大杀功臣后,朝廷中已经没有几个能征惯战的武将了,所以尽管耿炳文当时已经65岁了,也只能披挂出征。耿炳文和朱元璋一样,都是濠州人。当年他驻守长兴10年,抵御张士诚的进攻,"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朱元璋十分满意,建国后封他为长兴侯,为一等功臣。建文帝命其为主帅,有一举歼灭燕王之意。耿炳文驻军真定,派前锋9000人据守雄县。朱棣探知清楚后,于八月十五日悄然来到雄县。正值中秋之夜,守城士兵饮酒赏月,放松了警惕。当发现燕兵时,朱棣的军队已经攀上了城墙,守军仓促应战。这支部队是南军的精锐,战斗力很强,直到第二天破晓之时,朱棣才攻占县城,南军全部力战而死。

离雄县50里的莫州,潘忠、杨松率军驻守。朱棣料定二人会来援救,命千余勇士埋伏在必经之路的月漾桥下的水中。潘忠果然带兵来援,见雄县已失,想退回莫州,不料燕兵突然从水中冒出来,占据了月漾桥。这样前后夹击,南军大败,许多人掉进河里淹死了,潘忠被俘。朱棣乘胜追击,招降了莫州留守的万余人。一天之内,南军损失了3万人马。

在莫州投降的南军中,有一个名叫张保的将领表示愿意为朱棣效力,并将南军虚实告诉了朱棣。这时南军尚有10万人马,驻兵真定,分为两营,列于河两岸,互相声援。朱棣遂命张保回到耿炳文营中,渲染燕军马上就要进攻了。很多将领不明所以,认为南军势大,不如突然袭击。现在将张保放回,想要攻其不备也不可能了。朱棣自有一番道理:耿炳文知道燕军来攻,担心燕军势盛,必然会移营合兵一处,这正是攻击的好时机。事情正如朱棣所料,耿炳文令移营合兵。朱棣趁机率军猛攻,南军仓促应战。战斗十分惨烈,最终南军不敌燕军铁骑,退守真定城,不再出战。耿炳文长于固守,而所率军兵多步兵;燕军多骑兵,擅长野战。朱棣认为耿炳文是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将,不好对付,担心时间一长,士气低落,遂围城三日后退回北平。

真定一战,南军损失数万人马,但主力尚存。如果坚持固守策略,朱棣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然而建文帝对战事甚不满意,命李景隆接替耿炳文,意图从速歼灭燕王朱棣。临阵换将,本是兵法大忌,何况是以弱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