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426章 都有套路!(2 / 2)

作品:《从八百开始崛起

而且,不都说39师团是日本11军中的精锐嘛!曾在枣宜会战中大破中方33集团军,甚至连张将军都牺牲在和他们对阵的前线,总不能死伤一多就吓跑了吧!这不符合39师团精锐们的气质。

你别说,3营这一帮‘臭皮匠’们还真的是拿捏住了231步兵联队的死穴。

自从232步兵联队在前天被搞了个全军覆没,整个联队总共就剩下小猫病猫两三只,维护整个39师团荣誉的重任就落到了实力最强的231步兵联队头上。

“此一战,只许胜不许败,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这是村上起作给231步兵联队长山田正吉大佐的军令。

损失小点,指不定山田正吉大佐还想着再找条路绕过朱家坪战场,但损失一旦大了,山田正吉却只能是在3营这边不死不休了。

山田正吉能率领着39师团主力出征,当然不会是脑袋缺根弦的人。

事实上,出身贫寒的山田正吉在39师团中的地位之所以能仅次于师团长村上起作,完全是凭借其对战场的精准判断。

就像枣宜会战中包围了33集团军司令部那一战,完全是山田正吉对电波探测的重视,而后才确定了33集团军司令部竟然就在前线。

而如果仅仅只是如此,尚不足以令身边至少有4000余部队以及还拥有一个精锐警卫营的将军战死疆场,在动用两个步兵联队对其完成包围后,山田正吉极其大胆的用步兵大队级对中方阵地进行穿插,最终将步兵主力和司令部分割开来,这才迫使将军本人都不得不持枪上了前线并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山田正吉和231步兵联队是四行团所要面对的敌军中最为凶悍的一股。

所以,当231步兵联队抵达朱家坪之前后,先是透过观察和尖兵侦察,发现这里拥有着足够完善的步兵防御阵地后,并没有急着发起进攻。

反而是以一副要打持久战的意思,在对面山地里构筑野战阵地,整个白天都是如此。

这反倒是让憋足劲儿的3营官兵们想狠狠砸出的铁拳打了个空!

甚至到了第二天,231步兵联队也仅仅就派出了三个步兵小队对位于最前沿的三个小型高地发起进攻。

总共不过是150名日军,阵型稀稀拉拉的,而且进攻那叫一个不积极,一遇到中方射击,立刻就匍匐在坡地上并进行后撤。

双方距离绝没有拉近到超过200米!

然后,再过上两三个小时,类似于这样规模的进攻再来一遍,一旦遭遇攻击,毫不恋战立刻退走。

整个白天,发起的攻击绝不超过3次,而且强度低到令人发指,甚至其配属的火炮都没参与。

最大强度的炮击也就是部署在1000米外的70毫米步兵炮象征性的对正在进攻的山头开了十几炮。

这让3营的官兵们极其的不适应,这完全和他们在华北遭遇的日军不一样,这群鬼子们简直就像是过家家一样,连火力试探的意图都没有。

一整天的战斗,日方战损绝没有过双数,中方这边更是只有几名士兵被步兵炮弹炸飞的石块砸伤,除了有点疼,也丝毫不影响投入战斗。

你要说故布疑阵吧!也不像,肉眼可见的,日军在对面山上挖的战壕少说也超过2000米,一队队日军进入其中,至少也有千把号人。

没人知道对面的日军指挥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李九斤倒是没想那么多,不管日军玩什么花招,最终都要通过这片山地,不然他们就得继续在山间绕行,那些宽达二十多米的山涧对于一支拖着火炮的军队来说,就是天堑。

说白了,再多的计策,到最后还得手下见真章。

而除了朱家坪这边诡异的安静,5公里外牛场坡那边的战场,却已经是打得如火如荼了。

2营对面的敌人可是半点不比3营弱,那是日军第11军中大名鼎鼎的野沟支队。

野沟支队从日军第五师团抽调,代号“广”,由支队长、步兵第五十一旅团旅团长野沟式彦少将指挥,辖两个独立步兵大队,步兵兵力达3300人,另辖一个加强炮兵大队及辎重兵、工兵若干,拥有各式火炮20余门。

或许在步兵兵力少于231步兵联队,但第5师团的战斗力不问而知,就算是在日本17个常设师团中,也是佼佼者。

所以,野沟支队压根没把当面之地放在眼中,花费半天对2营阵地火力点进行试探后,就开启了狂攻模式。

20多门火炮齐射,将重点要进攻的四个高地炸得硝烟四起,700多名步兵就伴随着还在不断炸响的炮火发起进攻。

最近时,日军炮兵的炮弹距离自己的步兵仅有120米,在这个时代,就是步炮协同的极限操作。

就算是四行团,也规定掩护步兵前进的炮火不得低于150米,除非是遇到生死存亡危机需要亡命一搏的时刻。

但野沟支队就这样做了,甚至一度掩护己方步兵抵近至高地战壕不足120米,那已经是极其危险的一个距离了。

如果2营官兵们再不从防炮洞内钻出来,日军步兵只用最多三十秒就可以进入投掷手雷的攻击距离。

这也迫使2营炮兵连一直隐藏着的3门80毫米榴迫炮开炮对阵地前方炮击,4门150重迫也开始开火,这才把日军凶猛的突击给打停。

“中国人的重火力并不弱,但这又有什么用呢?”亲自抵达一线的野沟式彦并没有因为自己第一轮猛攻受挫而感觉到挫败,反倒是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

野沟式彦的作战风格几位彪悍,但也不是没头脑式的彪悍,他用近百日军步兵的生命试探出了中国人的重火力强度,这也是他最想要的。

他不是视普通步兵生命为草芥,而是他想要更多的麾下能活着回到家乡,找到中国人的重火力所在并予以清除,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因为,他除了足够多的火炮之外,尚有足够的空中支援。

在试探出高地后方有火炮后,24架日军战机组成的机群飞临牛场坡战场上空,进行饱和式轰炸。

屡遭打击的日本海军航空兵们估计也是憋屈的很,想要把怒火发泄到这片山林,抛下的炸弹除了重磅航弹,还有不少燃烧弹和毒气弹。

不过四行团防空营可不惯着他们,8门40毫米高射炮不断开火,把先前还自信满满的野沟少将惊得嘴里可以吞下一个西瓜。

而已经在这里被狠揍过一顿的日本海军航空兵根本不敢进入中低空,前几日中低空密集如织的火网还历历在目,在超过4000米高空中投弹完毕后立刻飞远。

当然了,那准头不提也罢,甚至还有一枚250磅航弹狠狠砸到野沟支队阵地上,如果不是野沟支队的壕沟挖得足够深,一个步兵小队就得完蛋。

但那也造成了野沟支队10死18伤,半个步兵小队也报销了。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公里外的山田正吉却在他的指挥部里对他的麾下们说出了他的战术指导思想。“中国人看到我们来,铆足了力气想和我部作战,我偏不,我要消耗他们对战斗的渴望!”

这个源自于《左传》的华夏古老战术理念,没成想被一个鬼子军官用在了2000多年后的中国战场上。

虽然不知道最终有没有用,但3营阵地上不少官兵的确被山田正吉这个拖延战搞得很不爽,本来冬天就冷,吃饭睡觉都得窝在冰冷的战壕里,都想着早点打完收工,结果日本人还莫名其妙的来这一套。

这火儿憋得更足了,就等着日本人啥时候上来给他干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