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大课堂(2 / 5)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所以听到陈景恪这番讲解,他非常兴奋:“好办法,真是好办法。”

“预备役让朝廷拥有了源源不断的优秀后备兵源,轮换制也能让军人有机会喘息。”

“没想到古代竟然就已经有如此优秀的军制……可是为何后来就废除不用了?”

朱雄英连忙背过脸,假装不认识他。

这个外舅公,太没学问啦。

陈景恪解释道:“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这么做确实好处很大,可是此法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因为在那时期当兵是没有军饷的,士兵还要自己负责采购武器装备,自己负责当兵期间的粮饷。”

“虽然汉初有授田制,当兵就给分田。”

“可后来随着土地兼并加剧,朝廷拿不出土地,授田制就名存实亡了。”

“再之后征兵就反过来了,只从有田有产的百姓里征募,无田无产的连兵都当不上。”

“对于百姓来说,负担一个义务兵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每年一个月的训练,大量劳动力无法从事生产,又进一步耽搁了农业生产。”

“到了西汉中晚期,就已经有大量百姓因为兵役制破产。”

蓝玉不说话了,他也是普通人出身,对繁重的徭役深有体会。

只是想一想就知道,一個普通家庭担负一名义务兵,是多么沉重的负担。

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贫民出身,对此也是感同身受。

陈景恪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光武帝虽然是宗室之后,但从小生活在民间,是了解民间疾苦的。”

“他得了天下之后,就一直在想办法缓解百姓的负担。”

“于是他将征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国家包揽了军队的一切开销,还要给军人发军饷。”

“预备役也被废除,让百姓有更多时间从事成产。”

朱元璋赞叹道:“此举就可以看出,光武帝是一位懂得体恤百姓的明君。”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光武帝那确实是明君。

陈景恪自然也认同这一点,光武帝和之后的明章二帝,那都可以说是君主的典范。

但明君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现在恰恰就是在讲他们不足的地方。

所以,他话锋一转说道:“但是光武帝虽然拿出了募兵制,却并未将此制度完善,之后的明章二帝也未能做到。”

“甚至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未能将此制度完善。”

众人都竖起了耳朵,终于要开始讲重点了。

陈景恪说道:“光武帝的募兵制第一个缺点,就是没有考虑兵源问题。”

“募兵的特点是什么?自愿当兵。”

“王朝初期人少地多,百姓基本都能分配到土地,能好好种地又有几个愿意出来当兵的?”